“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困扰的问题一一解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生活随着国家的发展而一年比一年好起来。”
持续减少农村贫困,强化幼儿全过程监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直击民生热点、焦点、难点,一系列惠民政策让人民群众受益感到温暖和鼓舞。
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报告: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集中调节制度;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加大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特殊费用扣除力度,合理减轻负担。
政府工作报告:惠民政策: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节制度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光表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建立养老保险基金集中调节制度,将有效调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余额和缺口,减轻部分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存在缺口的地区缴费压力,为养老保险基金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提高基本养老金。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是2011年调整后确定的。全国政协委员施文贤表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是要充分考虑结合纳税人的家庭构成、生活支出等因素,提供减税优惠,这是推进个税改革的一项非常关键的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严智表示,推进个税改革将为人民群众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将实现拉动消费升级、调整收入分配等综合效应。
加强育儿全过程监管
报告: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强育儿全过程监管,确保家长安心。
解读:据统计,我国0至6岁儿童数量超过1亿。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速。2017年,全国幼儿园近25.5万所,在园儿童4600万人。但托儿所、幼儿园入学难仍然是各地面临的普遍问题。日托市场机构总体数量不足,服务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学前教育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令人兴奋。”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幼儿园园长吴洁秋表示,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比例不高。师资力量还是比较低的。低的。学前教育应该是一项开放性、公益性事业。如果家长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可以给家长一个放心的保证。“这实际上让家长和社会参与到教育监督中。”。
根据我国第三阶段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面广、基础保障、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从目前的75%增加到85%。要扩大包容性资源,公私机构“两条腿走路”。
此外,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推进学前教育立法,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加大对幼儿园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依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着力解决课外负担重问题
报告: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加大力度消除城镇“大班制”,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胡忠军表示,学业负担过重是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让家长怨声载道。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改变应试教育模式,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尊重学生兴趣,规范课外培训班。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褚朝晖认为,构建安全幼儿教育体系,需要政府部门、幼儿教育机构等各方构建责任闭环,运用多种手段落实责任,个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首次纳入预期目标
报告:城镇调查失业率涵盖农民工等城镇常住人口。今年首次将该指标作为预期指标,是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就业形势,更好地体现共享发展的要求。
解读:“我国历来使用的登记失业率,包括登记在册的困难群体和就业困难群体,是根据劳动记录产生的数据。调查失业率是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包括失业人员的失业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副主席莫蓉表示,城镇常住人口更具代表性,是从宏观层面分析经济发展趋势和就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院。
中国就业促进会原副会长陈宇表示,城镇调查失业率的人口数据来源于劳动力调查,主要参考国际劳工组织界定失业人口的失业标准。统计范围以常住人口计算,包括城镇人口。还包括外国永久居民。“使用国际统计标准可以用来比较各国之间的情况,并有助于与世界进行基准比较。”陈宇说道。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构成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城镇调查失业率涵盖了农民工和其他城镇居民,是对全国就业形势更加科学合理的把握,也是对全国就业形势的更加科学合理的把握。”全国人大代表、河南金顺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全寿表示,农民工对社会发展贡献的重要标志。未来将更加完善,让农民工在城市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有更强的融入感和获得感。
减少贫困人口超过1000万人
报告: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今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中央新增扶贫投资及相关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完善考核监督方式。
解读:为更好实现今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的目标,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福表示,今年和2018年将继续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价将被定为作风建设年。“只有良好的作风,才能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任何时候都要处处体现‘真’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刘永福表示,这对于2018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至关重要。280万贫困人口搬迁等艰巨任务意义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刘欣表示,五年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万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下一步要继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他表示,当前,扶贫领域还存在腐败、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完善考核办法,让扶贫工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王三贵表示:“在脱贫攻坚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每年1000万贫困人口的目标比前两年更有价值。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多的努力。”需要做出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措施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贴标准提高40元。
报告: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员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等改革;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水平,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贴标准再提高40元,其中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工党主席石克表示,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取消药品扶持,调整服务价格,合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要注重不断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五年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贴标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超过1700万人受益。提高财政补贴标准将进一步收紧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