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反移情概念如何发展的(移情,反移情概念如何发展起来)

栏目: 内科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148

1.移情和反移情的概念。首先,移情的概念分为传统移情和综合移情。与反移情相同。当然,经典传统的概念源于弗洛伊德,他认为移情是患者童年时期的挫折或创伤以及与之相关的强烈情绪,通过自由联想逐渐暴露和向外宣泄。而通过将这种情绪转移给治疗师,治疗师就成为患者爱或恨的对象,其强度是早期情况的复制品。

反移情是治疗师对患者移情的无意识反应。弗洛伊德认为,反移情对治疗有负面影响,治疗师应该努力克服它。

移情,反移情概念如何发展的(移情,反移情概念如何发展起来)

综合观点认为,移情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治疗师重现过去的依赖,是一种潜意识的个体活动。它表现为联想、情感、欲望、想象、幻想、知觉和认知图式的重建,试图解释被否认或压抑的经历。患者总是下意识地希望通过治疗师安排的角色和功能设计来纠正自己的精神痛苦。

对移情的动态解释是,它是治疗过程中的一种相互作用,是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治疗师行为的反应。当治疗师最初的行为引起患者的善意或恶意联想时,患者会赋予其积极或消极的含义。

综合观点认为,反移情是治疗师对治疗过程和病人活动的情感、生理和认知反应。它是治疗师对过去经历和患者当前行为的反思。其动态解释也是治疗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即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对患者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同时,反移情受到患者角色和功能的强烈影响。

与移情一样,反移情是一种潜意识现象,个体试图掩盖压抑和否认。但由此衍生出的可能是治疗师意识中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焦虑感。

其次,移情和反移情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必要条件。移情是精神分析的重要工具。移情的出现标志着心理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治疗师应该经常问自己:为什么病人在这个时候告诉我这些?病人对我有什么看法?他如何对待我?病人对我做什么?反移情对于心理治疗也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反移情的存在,那么必要的智力和兴趣就被削弱了,当然它应该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它是治疗师了解他或她的潜意识的工具。

过去,要求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绝对情绪中立的观点,实际上将治疗师置于患者之上。精神分析学派当前的观点是,反移情和移情一样,是人类生活相互作用的表现。对移情的解释显然取决于医患关系。它们用于揭露、解释和鼓励探索患者的内在矛盾,并评估潜在的有害倾向和行为。

反移情的解释与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明确相关。它们包括医患关系以及如何解释患者态度和行为对这种关系的影响。它不鼓励探索治疗师的内部冲突,但可能与治疗师正在进行的临床治疗有关。

2.关于移情和反移情应用的理论观点。纵观当今移情和反移情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应用,理论观点不外乎三种:1)虽然移情和反移情在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治疗过程中却没有给出任何解释。2)在严格的规则下允许对移情的解释,但反移情则不予解释。3)对移情和反移情的解释被认为会带来大部分积极的结果。

2.1有诊断价值,但不提供解释

1)对移情的解释阻碍了病人在克服他或她的病态信念方面获得积极的体验。这种体验是患者所需要的,对于治疗师来说是可以接受和安全的。对移情的解释有时会导致患者失去对重新体验防御性和压抑的心理生活的控制。所以患者不需要共情的解释。

2)移情解释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对非移情焦虑引起的当前问题的治疗。由于治疗时间有限,必须重点关注患者提出的问题。

3)揭示移情和反移情现象对患者来说可能是危险的——导致中度至重度精神病理学,因为复杂的闪回在限时治疗中很难控制。他或她无法忍受激进的、早期的、简单的治疗模式。不得将脆弱的患者置于要求他或她对治疗师的神经症、治疗错误、人格缺陷、不信任或不安全感承担责任的环境中。

4)反移情基本上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治疗师和患者之间尚未结束的复杂关系。治疗者经过仔细的个人分析后就能了解其本质。披露可疑的反移情可能没有意义。公开悲伤、不完美或不准确的内省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5)反移情诊断的应用不需要向患者透露。上级医生的指导、咨询和个体化治疗都意味着反移情可能会发生。

6)开放性移情和反移情会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受到攻击和贬低,从而产生自我尴尬和一系列防御。

2.2解释移情但不解释反移情

1)移情感受和意识是暴露和评估患者长期人际关系的机会。而且,这些无处不在的感受和意识也解释了早期治疗的有效性。移情甚至可以在治疗计划制定之初就出现,它发展迅速,并且不可避免地从治疗开始就开始了。当转移变得情绪化时,解释它可能比忽视它更安全。当移情包含显着的阻力时,无法解释它可能会导致治疗僵局。

2)移情现象非常具体,因为它比患者自己的叙述更好地反映了治疗之外的关系。它们揭示并进一步证实了治疗之外患者不愿谈论的真实冲突和人际缺点。

3)移情的解释意味着治疗联盟的巩固和发展。治疗师通过调节患者的情绪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从而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患者可以探索不断变化的愿望和隐藏的矛盾。

4)如果移情涉及对家庭关系、环境等的抵制,正如弗洛伊德指出的:当移情不具有客观积极性时,对移情的解释可以产生治疗联盟。治疗师对移情和防御的解释至少可以部分地增强医患关系。治疗师甚至可能在治疗初期就说:“我担心如果你反复感到受伤,你就不会对我诚实。”

5)当治疗师敏感而准确地解释移情时,他们就建立了处理消极概念的适当方法。他们确认了一种基于同理心与现实之间探索行为的非防御性方法。这不仅可以缓解症状,特别是对与治疗师沟通的恐惧,还可以促进患者难以接受的情绪的释放和最终统一,帮助患者获得灵活而成熟的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增强复原力。

2.3移情和反移情的解释对治疗有积极作用

1)反移情是“分析工作的核心工具”,因为治疗师的个性“无论好坏,都是治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那些通常压抑和忍受愤怒的患者来说,治疗师不可能对他们的负面反应无动于衷。治疗师也不可能对患者“取悦你”的积极反应免疫。治疗师必须自由地讨论反移情,因为病人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它的存在,因此不能不讨论它。如果反移情没有表达出来,病人就会显得沉默、孤僻、冷漠、疏远、疲倦、圆滑、害怕,并且避免与治疗师谈论痛苦的问题。

2)由于反移情往往是患者移情的一面镜子,对反移情的解释可以揭示患者不理解或不清楚但有疑问的问题的核心。

3)与病人分享反移情具有示范的力量。它揭示了限制可疑反应过程、调节人与人之间反应的方法。它让患者明白如何“认识和理解过去或潜意识”,如何诚实;如何面对情绪、主宰情绪、容纳情绪、分析情绪、协调情绪。它教会患者如何利用自己的情绪并掌控自己的情绪。

4)与患者分享反移情可以加强和修改治疗联盟,并提供“纠正情绪体验”的机会。它向患者展示了具体而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治疗师能够调节患者的情绪并容忍负面移情反应。此外,当患者被邀请共同理解反移情时,治疗关系就会提升到更深层次的相互尊重、平等和互补性的认可。例如,当治疗师说:“这些信息与其说来自我的权威,不如说来自我个人,你和我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吗?”这种大胆的协作技术培养了患者的自尊。

5)揭示反移情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防御,化解阻力。这种防御和抵抗源于患者对某些长期损失或未知的可怕现实的部分认识。当治疗师说出他们的反应时,他们承受着人类精神所面临的冲动、恐惧和不适的负担,这远远超过了自我智慧的表达。同样,当治疗师承认他们无法理解自我功能低下的人在说什么时,他们认为早期的互动更有可能涉及童年的纯真,而不是成人的狡猾。因此它们会降低患者的防御能力。

此外,当治疗师用含糊的术语表达反移情时,他们会提醒他们,他们所意识到的并不是基本事实,或者至少是不完整的。结果,患者的防御能力急剧下降。

6)揭示反移情还可以防止与自恋患者形成虚假联盟的可能性。它抵消了患者通过与治疗师结合来克服人的局限性的想象尝试,无论它们多么虚幻和完美。

3.结论以上三种观点都有其坚实的临床依据和理由。克恩伯格持有上述第三种观点。在他最新的专着《边缘人格心理治疗》中,他以一种特别全面和具体的方式应用TFP——注重共情的心理治疗。TFP是一种新的、改变的心理动力学干预分析移情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将患者潜意识中的冲突带到表面,以利于治疗。它有严格的临床框架。

TFP主要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与其他治疗模式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强调稳定的治疗框架;增加治疗师的参与,主要是因为边缘人格患者会周期性地出现现实、投射机制和误解等问题;容忍患者的敌意和负移情表现;对于自我不和谐、对自己不满意的患者,采用澄清、对抗的方法,阻断其自毁行为;用解释帮助患者搭建行为与情绪之间的桥梁;阻止和限制对患者和其他人的行为表现或治疗的伤害;注重早期治疗工作和现时现处的解读;注意反移情的监测。

同理心,即转移感情,在心理学,尤其是分析心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与当代流行的成语“转爱不谈恋爱”不同,因为转爱不谈恋爱一般专指爱情。

分析心理学中的移情是指所有情绪,即不仅是爱,还包括仇恨、厌恶等负面情绪的移情。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无论是采用经典的精神分析还是改良的短期心理治疗,甚至是违背精神分析的行为治疗,精神科医生都无法避免或忽视移情。现象的存在。

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可以利用患者的同理心来实现治疗目标。这比没有同理心的效果更清晰、更持久。在欧美,精神科医生在给患者提供心理治疗时,往往会根据患者是否具有同理心来预测成功率。

有人说,治疗过程中没有同理心,就没有治疗效果,可见同理心与引导、安慰一样重要。专门研究医患关系的专家指出,患者与医生之间建立的医患关系有三种模式,一是母婴模式,二是隔离站模式,三是隔离站模式。支持模型。前者针对重症患者;中间是卧床不起的病人;后者是针对重复患者的。但在不规范的医患关系中,主要体现在行为和表面的心理沟通上,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配合。

当然,任何一种心理治疗在治疗之初都必须经历浅层的沟通关系。只有通过表面的沟通才能建立信任和依赖,而信任和依赖是深入治疗的保证。有些人可能认为有了信任和依赖,病人就可以听从医生的命令。然而,治疗实践表明,随着治疗的进展,随着依赖感的加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患者产生无意识的抵抗。

具体表现可能是从服从、合作到不服从、反抗。他们可以完全推翻向医生承诺的保证,甚至与医生的指示背道而驰,导致心理治疗的初步结果付之东流。于是,一些患者退出治疗,一些医生也无奈中断治疗。事实上,正是这种抵抗导致了移情。

抗拒也是一种无意识的现象,连患者自己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抗拒医生。这种抵制表面上是针对医生的,实质上是针对他们自己潜意识的内容的。

精神分析认为,一切心理症状都是潜意识内容通过症状的表达,通过“伪装”来逃避监督。为此,想要让心理症状消失,就必须将症状降低到潜意识意义,然后通过自由联想、催眠或梦境来发泄。因此,释梦、催眠治疗和内心独白成为精神分析治疗的三大组成部分。

移情现象的本质是将潜意识中压抑的情感内容转向医生,以医生作为发泄的对象。通常,在诊室里,医生最容易受到的移情就是“爱”,而且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青少年被压抑的欲望大多是关于情感的欲望,尤其是当他们的青春欲望和力量大量积累而无法排出时。

这种同理心一般表现在两种情况:一是患者对医生有好感甚至喜爱,但又无法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二是患者对医生有好感甚至喜爱,但又无法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二是患者对医生明显有好感,主观上喜欢医生。前者有更深层次的意识背景,后者则是表面的情感表达。在共情的建立和发展中,虽然情感的起始来自于患者,但医生对患者共情的相应态度非常重要。

经验不足的医生可能会回避甚至不知所措,但经验丰富的医生却可以趁势促进患者心理康复。但必须指出的是,顺从病人的移情可能会让医生自己也陷入移情。比如,病人喜欢医生,医生也有意无意地喜欢病人。结果,出现了“反移情”现象。这种反移情现象在当今的心理治疗中很常见。

严格来说,这是一个医学伦理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你也应该考虑到,精神科医生也是人,是有感情的人,更何况医生本身不一定有潜在的心理问题,甚至很可能有心理问题。严重的,当他遇到相应的病人时。就会出现反移情现象。这就是为什么精神分析经典学派一再强调精神分析师本身必须首先接受精神分析。如果内部阴谋太多,压抑太重,他们就无法成为精神科医生。

而且,国内外的精神科医生队伍中也存在这样的成分。他们利用心理治疗来行使个人欲望,利用患者的同理心,有意识地诱导患者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导致患者受到侮辱甚至伤害。虽然很多情况是患者自愿的,但医生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如今的青少年中,约有5%-8%患有某种精神疾病,他们都需要心理治疗。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些人还不太明白。即使他们有一定的了解,移情这种复杂的现象对他们来说也绝对是个谜。为此,在心理健康工作的推广和普及中,有必要介绍和解释治疗中的共情问题。有了这些知识,他们不仅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能起到一定的警惕作用。

防止一不小心陷入同理心的“爱情网”中无法自拔。当然,作为医生,要学会用共情来促进有效治疗,也可以在关键时刻运用心理技巧来转移患者的感情,如“心理升华”、“关系合理化”、“情绪移置”等。”。升华效应是指将情绪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使患者学业、事业取得成功;合理化效应是指医患关系正常化为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或友谊关系;置换效应是指将传递给医生的感受转化为情感,通过医生之手,再传递给更有利于患者情绪发展的人等。

研究结果发现:1、反移情情感包括爱、欣赏、痛苦、后悔、恐惧、失望、羞耻、责备和愤怒;反移情行为包括适应个案的需要、过度投入情绪、形成非治疗性关系以及忽视个案。2、反移情的影响包括:过早结束治疗关系,阻碍治疗的有效进展,妨碍问题判断的客观性,无法按时结束,使治疗关系紧张,影响了解案件的动力。

3.反移情的触发因素包括:案件的行为模式和特征、案件的过去经历、会议期间的特殊事件和问题、治疗进展的评估、对案件的看法以及对案件的同理心。

4、反移情的来源包括:治疗师的人格因素、自恋自尊的损害、价值观、个人经历、对治疗效果的期望以及特殊问题。5、反移情处理包括:设定清晰的处理结构、持续的自我认知和理解、运用专业能力、自我接纳、克制和暂时搁置、接受监督。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