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开始。为确保全市各游泳场馆水质安全,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卫生监督办公室获悉,本月至下月,将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市内所有商业游泳场所。对不符合卫生条件的游泳场所进行曝光,加强社会监督。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表示,截至日前,市卫生监督所已对全市89家游泳场所进行专项检查,其中合格79家,查处10家存在问题单位因此。市卫生计生委表示,将通过媒体曝光不符合卫生条件的游泳点。同时,建议市民生病或饮酒后不要到游泳场所游泳。如发现游泳场所存在卫生问题,应及时拨打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投诉、举报。
游泳池卫生吗?小编教你如何扫细节
进去之前先看一下通行证
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提醒,进入前应检查证件。标准游泳场馆必须在场馆显着位置悬挂卫生许可证、游泳场馆从业人员健康证、游泳救生员证等证件。同时,为了保护游泳者的健康,应设置明显标志,禁止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疾病、性病等患者以及酗酒者进入。张贴在游泳场馆入口处。并指派专人目视监测游泳者是否有明显症状。游泳池对室温、水温、游离余氯含量、pH值等自测结果还应在入口或服务台等显眼处公布,并应有检测人员的测量时间和签名。著名的。
一次对一名客人进行消毒
走进更衣室,记者看到,泳池内分为更衣室、淋浴间、储藏室、卫生间等区域。卫生监督工作人员表示,除上述区域外,人工游泳场馆还应设计独立的消毒室,用于对场馆内的拖鞋、茶具等公共用品进行消毒。泳池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消毒室的设施,并表示非一次性拖鞋等宾客物品都按照要求陆续进行消毒。消毒室有专人管理,并保存消毒记录。
#p#字幕#e#
布局必须合理
除了各种相关证件和消毒设备外,游泳场地的布局也必须合理,满足安全卫生要求。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游泳场馆布局应按更衣室、强制淋浴间、泡脚池、游泳池的顺序合理布置,比例适当。许多小型游泳场所缺乏正规的强制淋浴设备和足浴设施,造成健康隐患。足部浸泡消毒池是指在通道上设置含有消毒剂的水池,强制游泳者在进入泳池前进行足部消毒。游泳场所必须配备强制足浴池,池长2米,并进行消毒。液体深度0.2米,宽度与走道相同。足浴还要求每4小时换一次水。这个地方的足浴盆上方安装有强制淋浴设备。游泳者进入泳池前必须接受喷雾消毒。这也是游泳者进入泳池前最后的卫生保证。
同时小编也要说几句话。保持泳池卫生不仅是泳池经营者、管理者的责任,也需要每一个游泳者的自觉和自律。根据规定《游泳场所卫生标准》,患有肝炎、心脏病、皮疹、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疾病等患者及酗酒者严禁在人工游泳池里游泳。在目前管理部门无法对游泳运动员的健康进行强制安全检查的情况下,更多地取决于游泳运动员的自律。游泳者进入泳池前必须淋浴,并在消毒池中冲洗双脚。进入游泳池时必须戴泳帽。饮酒且有红眼病、皮肤病等问题的市民请勿进入泳池。如果游泳者不和泳池一起工作,那么下一个在泳池里烂脚的人可能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