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被认为是基因组的垃圾,但中山大学科学家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它在抑制乳腺癌转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隔五年,中山大学宋尔伟研究团队发现了这一调控乳腺癌转移的关键作用和新机制。全球首次发现长链非编码RNA可以直接调控肿瘤细胞的蛋白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癌基因。该结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2015年3月9日出版的国际肿瘤学研究学术期刊《癌细胞》上。
“分子靶向治疗就像‘穴位’。通过研究,我们找到抑制肿瘤转移的关键分子,即‘穴位’,并设计药物来阻止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宋尔伟表示,此次发现的抑制分子名为NKILA,是一种长链非编码RNA,其作用就像“保护靴”。宋尔伟解释说:“基因组中97%以上的DNA序列不参与蛋白质编码。其中,这些非蛋白质编码基因转录的RNA产物被称为‘非编码RNA’,占绝大多数基因组的转录物。”宋尔伟坦言,10多年前,科学家们对这类分子视而不见,认为它们只是基因组垃圾。
NKILA是如何运作的?宋尔伟表示,NKILA针对的是NFB。NFB一旦被激活,很容易导致乳腺癌转移。宋尔伟团队成员、孙逸仙纪念医院化疗科主任姚和睿表示:“抑制NFB通路激活的化合物很早就有了,但医生不能直接用它们来治疗疾病临床上因为它们也会抑制正常细胞功能并引起副作用,“现在他们发现,在NFB通路上,有一个叫做IB的“守护者”,“只要它完好无损,NFB就不能激活。IB有一个弱点,就像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一样,“当它被磷酸化时,会迅速降解,导致NFB激活”。宋尔伟表示,团队在这项研究中发现的抑制分子NKILA就像保护“阿喀琉斯之踵”的“靴子”。起来吧,这样NFB就没那么容易激活了。
“有趣的是,一般的抑制分子都是蛋白质,但这次我们发现了RNA。”宋尔伟表示,“这项研究结果不仅首次发现长非编码RNA在肿瘤失控炎症信号通路中的调控作用,也表明长非编码RNA发挥作用也许肿瘤中的许多其他关键信号通路都与我们正在寻找的长非编码RNA有关。”
宋尔伟研究团队还发现NKILA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也很重要。“其表达水平随着乳腺癌的发展而逐渐降低,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可预测患者预后并指导治疗”。宋尔伟研究团队希望找到更多调节恶性肿瘤不可控制炎症关键信号通路的长非编码RNA,并了解其功能和机制,从而最终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找到新的靶向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