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多点执业问题现状(医师多点执业的风险)

栏目: 内科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967

上海市卫生局近日发文:本月15日起,上海将试点“医师多点执业”,即医生可以在多个医疗机构从事诊疗活动,合格的医生最多可以在三个医疗机构行医。

俗话说“铁医院、医术高”,实际上,多点执业模式在国际医学界由来已久。此次,上海正在试点医生到更多医院执业。有人鼓掌,说医疗资源会得到更好的利用;但也有人质疑,医生“选穴”是否合法?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临床医生,听听他们的想法。

医师多点执业问题现状(医师多点执业的风险)

穴位多并不代表“取穴”

业内人士表示,医生多点会诊的探索已经在临床上进行。长期以来,大医院的大牌医生和骨干医生定期深入社区基层、集团医院联合病房实习、输出技术、服务患者。不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主任孙展表示,过去医生多点会诊的做法“不合理”。随着多点实践的试点,这种实践将得到制度支持。

“针灸”通常是指医生在未经批准的诊疗地点和范围内非法行医;多点执业需要医院和医生相互认可资质,在允许的范围内合法行医。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第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程彪表示,多部位实习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存在差异。医生的合理流动可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带动薄弱地区或医院的学术水平提升。其次,多点执业可以促进医疗环境的开放和竞争,“这是医改的必然趋势”。

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

市卫生局明确,多点执业试行后,将鼓励医生选择社区基层、私立医院执业,这将为现有医疗环境格局带来新的活力。临床医生表示,“在国外,医院是医生提供诊疗活动的场所;在我国,由于国情特殊,医生的人事档案、编制等都在医院,这意味着医生属于医院”。到医院多地执业后,医生们“解放了”。

多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程彪说,以前只能在一个地点进行练习。医生在考虑职业发展前景时,往往不敢离开大型公立医院的平台。一家医院挤满了专家,病人蜂拥而至,看病更加困难。未来医生执业地点数量将会增加,将有效分流患者。此外,新的执业模式也将带动医疗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医院的实力以及服务价格是否有吸引力,决定了前来执业的吸引力,可以促进医院主动提高服务质量;从医院的角度来看,有机会选择医生有助于优胜劣汰。

推广还需要配套措施

采访中,多位医生表示,推广多点执业需要大量配套措施才能“落到实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教授蒋建元表示,医生执业本身不是“单人操作”,需要团队合作。“新规推行时,如何充分体现医生的技术优势,如何保障患者权益,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孙展表示,多点执业的前提是医院的规范化。在美国等地,开展不同诊疗科目的医院必须拥有统一的设备和人员。比如,胸外科需要什么样的器械,需要什么样的合格的护士和麻醉师,外科病房如何设置……一切都必须符合标准,才能提供实习场所;这样,医生可以通过改变做法来达到相同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软件”也需要及时跟进。姜建元说,医生在多地执业后,开始“个体户”。医生和医院之间如何计算工作量和工作报酬需要科学计算;如果在执业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双方如何分担责任等,一定要健全。法规。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